【资料图】
泉州网4月7日讯(记者 谢曦)微米级塑料颗粒、抗生素、灭蚁灵……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新课题,新污染物治理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还不长,但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忽视。记者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,今年起,泉州市将遵循“筛、评、控”三步走策略,启动新污染物治理工作。
什么是新污染物
“新污染物是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,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风险,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,具有生物毒性、环境持久性、生物累积性等特征。”市生态环境局固化中心负责人介绍。
据介绍,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超过20大类,每一类又包含数十或上百种化学物质,主要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、内分泌干扰物、抗生素等,其主要来源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。2023年3月1日起,我国首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——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(2023年版)》正式施行,清单上共列出14类新污染物,让新污染物治理有“章”可循。
怎么治理新污染物
对于新污染物治理这一新课题,“底数不清、情况不明”是相关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。根据国家顶层设计,新污染物治理分“筛、评、控”三步走:筛选出生产使用量大、环境危害性强、检出频次高的污染物,纳入风险评估范围;从生产、使用、消费和废弃处置的全环节,进行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估;对经“筛、评”确定的重点管控对象,采取全过程管控。
按照省生态环境厅部署,泉州市将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首轮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的品种、数量、用途等基本信息调查;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,基本掌握重点地区、重点园区、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状况,以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,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,对一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开展专项治理。
关键词: